這是設想中 最美好的一刻
編者按
黨的十九大,國內外媒體高度關註。作為歷史的記錄者之一,記者們通過“滿負荷運轉”的采訪活動,感受著中國共產黨的開放與自信。行業報記者也有幸參與其中,雖然屬於“小眾”,但在上會期間卻有著“非凡”體驗,並通過自己所在行業的視角記錄著這次盛會。為此,本期《傳媒面孔》選取在黨的十九大記者招待會和集體采訪活動上有過提問經歷的4名行業報記者,聽聽他們講述當時不一樣的心情和思考。
□《中國氣象報》記者 段昊書
從完成提問到坐下,我清晰地聽到瞭“砰砰砰”的心跳聲。
10月23日下午,十九大新聞中心最後一次舉行記者招待會和集體采訪。而在上會前,我所“瞄準”的環保部部長李幹傑代表,出席的正是這場記者招待會。換言之,這是此次我參與十九大報道過程中最後也是最想把握的一次機會。
《中國氣象報》是我國氣象部門唯一的行業媒體。此前參加全國黨代會及全國兩會的報道經歷,讓我深知在與中央級媒體的競爭中,行業媒體記者獲得提問機會的不易。但難道就當一名“看客”嗎?心有不甘,我還想試一試。
在研究瞭十九大新聞中心組織的“6+8”記者招待會及集體采訪的主題後,我將首要目標鎖定在李幹傑出席的記者招待會上。近些年,在大氣環境治理等領域,環保與氣象部門有不少交集。今年年初,所謂“停發霾預報預警”一事,就曾成為輿論關註的焦點。我計劃以該事件為切入點,並將問題延展到大氣環境治理工作上。這樣,既能回應公眾關註的問題,也能找到氣象行業與采訪對象之間的“關聯性”。
坦白地講,我預估自己能拿到提問機會的可能性大抵不足一成。因此,我也圍繞政法領域、經濟領域黨代表所出席的記者招待會設置瞭一些問題。正如預期的那樣,從10月19日開始,場場記者招待會及集體采訪,我都積極舉手,卻始終未獲主持人青睞。我一面與同行交流“搶答”技巧,一面安慰自己說,或許,這離最想要的更近瞭呢……
要等待好運氣的光顧,大型攪拌機更要做足準備。我從同行那裡得到瞭一些經驗。譬如,坐在《人民日報》、央視等媒體的記者身邊,或坐在外國同行附近,“蹭”主持人的目光;舉手時做到更高、更快,盡量表現積極與主動;盡一切可能贏得主持人的關註,衣服顏色盡可能鮮艷,甚至可以做一些誇張表情。這些經驗是否具有“普適性”其實無從知曉,但也不妨一試。
再有就是繼續打磨問題,在拋出一個有一定“尖銳度”的問題後,如何給采訪對象設置一個更具廣泛延展性的問題?我註意到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,在“藍天保衛戰”之前用的是“打贏”而非過去的“打好”,希望這個詞能引起采訪對象共鳴。後來,事實證明,李幹傑在回答我的提問時,的確提及瞭這個細節。
時間來到10月23日。我穿著一身藍色沖鋒衣,在一眾西裝革履的記者的包圍中算得上醒目。提前一個小時到場,選擇瞭記者席第三排正中央的位置,正前方是《人民日報》記者,再前面是央視的記者;在我身旁,是一位來自俄羅斯的同行。我想,這個位置稱得上“地利”。
記者招待會開始瞭。從第一次提問開始我就積極舉手,主持人第一個機會選擇瞭央視記者;第二個機會則給瞭《中國青年報》……要再次失望而歸嗎?
“請第四排中間那位食品機械台中男記者提問。”主持人說。我心裡一陣失落。
誰料,記者席一陣騷動後,第四排並沒有人站起來。看到主持人愣住瞭,我立即又將剛放下的手舉瞭起來!事後看電視錄像發現,我是當時全場第一位舉手的。
“那麼……第三排那位記者。”主持人望著我說。我深吸瞭一口氣,盡量平靜下來,調整語速——“我是《中國氣象報》記者。這個問題是提給李部長的。今年年初,氣象與環保兩部門對外表示,將研究針對霧霾天氣兩部門的聯合預報預警發佈機制,我想請問這項工作目前的進展情況如何?我們也註意到在十九大報告中,總書記強調要打贏藍天保衛戰,您認為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什麼?”
“謝謝你的提問。”隨著問題翻譯完畢,李部長開始作答……
好運氣加上充分的準備,最終,為這次十九大報道工作畫上瞭一個圓滿的句號——這已是我能設想到的最好的一幕。
匿名發表您在以匿名發表時可以輸入昵稱
如果您是本站註冊用戶請將此復選框鉤掉,並在下面輸入有效的用戶名密碼。
攪拌機比較
AUGI SPORTS|重機車靴|重機車靴推薦|重機專用車靴|重機防摔鞋|重機防摔鞋推薦|重機防摔鞋
AUGI SPORTS|augisports|racing boots|urban boots|motorcycle boots
留言列表